当前位置:首页 > 供销资讯 > 工作动态 > 市场服务 > 市场服务

自治区供销社采取“九抓一保”措施 全力做好2023年春耕农资储备供应工作

来源: 市场服务处 日期: 2023-07-17 19:15:34

一年之计在于春,化肥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物资。2023年入春以来,自治区供销社充分发挥农资供应主渠道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主力军作用,及早谋划、提前部署、认真落实春耕夏播各项工作任务,切实抓实抓细抓落地,通过抓组织、抓采购、抓调运、抓储备、抓网点、抓供应、抓科技、抓融资、抓质量、保价格稳定”的“九抓一保”措施,统筹做好春耕夏播农资储备供应工作确保了农资供应不断档、不脱销、不误农时。截至目前,累计销售各类化肥52.3万吨,调运供应农药286.5吨、种子12.2万吨、农膜1240.5吨。

一是抓组织。根据全国供销合作社全力保障2023年春耕农资供应工作电视电话会和自治区发改委等14部门《关于做好2023年全区化肥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要求,自治区供销合作社进一步完善了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处室落实,各市、县(区)供销社和各级农资公司组织实施的农资保供工作机制,积极构建区、市、县(区)三级农资储备供应体系,形成上下联动的长效机制。春节刚上班,自治区供销社就联合发改委、财政厅对石嘴山、银川、吴忠、固原、中卫等五市承担国家化肥商业储备任务的5家企业、13个承储点和自治区化肥淡季商业储备的15个承储点开展调研督导,现场办公,就地协调解决农资供应中的困难和问题。

二是抓采购。针对农资价格上涨问题,坚持“总对总对接、总代理授权、总订单分销”的经营模式,先后与中石油、云南云天化、中盐红四方、云南祥丰、湖北宜化等大型资源厂家沟通协调提前与化肥生产企业签订订购合同,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以低价购入,平价供应,降低了采购成本,确保每家承储企业储备货源充足、价格稳定、服务到位。

三是抓调运。结合全国“数字供销”示范区建设,通过“供销宁品馆”微信小程序,建立农资线上线下物流配送系统。同时,在固原、中宁、红寺堡、青铜峡、银川等10个重点区域和节点设立大型仓储和物流设施。加强市场研判和监测积极协调铁路货运,加强公路货车统筹,做好调度运输,协调落实发运计划,保障农资及时调运配送,解决基层供销社和各承储企业转运、仓储、配送难的问题,提升农资流通现代化水平。

四是抓储备。充分发挥化肥商业储备保供稳价作用,积极做好15万吨自治区化肥淡季储备和2万吨国家化肥储备工作。通过实施农资淡季储备,平衡商品资源阶段性不足。指导系统农资经营企业分析研判春季农业生产形势,摸清农民种植结构变化,增加农资适销对路品种,加大余缺调剂,切实发挥储备的“蓄水池”“稳定器”作用。同时,落实农资周调度制度,及时掌握全区农资购销存及全国农资价格情况。

五是抓网点。巩固和发展农资连锁门店合作网点,建立覆盖区、市县、乡村的三级购销网络和储、供、配“三位一体”服务体系,提升对终端网点的辐射带动能力创新农资销售和服务方式,积极构建农资供应服务线上线下平台,把农资经营网点打造成集农资商品流通、农业科技、信息服务、连锁配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网点。同时,加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业务合作,拓展终端市场网点,提升网络覆盖面和终端配送能力。截至目前,在全区建立了120个基层供销社农资供应销售终端,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118家,庄稼医院199个,打通了农资配送“最后一公里”。

六是抓供应。坚持为农服务宗旨,牢固树立优质服务意识,千方百计确保农资供应。公布农资供应企业名单,建立值班值守制度,优化供应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通过微信小程序、电话预约等多种方式24小时在线值守,组织基层经营网点送货上门跟踪服务,线上下单、线下送货实现“电话一打,农资到家”。同时,积极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民经纪人、种植大户直接对接,送农资商品直达田间地头,减少中间环节,降低农户种植成本,确保农资供应及时到户、不误农时。

是抓科技。密切与科研院所、农技部门、生产厂家的联合合作,以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无人机施肥等技术为支撑推广化肥机械肥、种肥同播等技术,减少肥料养分挥发和流失。积极推进缓控释肥、水溶肥、生物肥等新型肥料应用。加强病虫害监测预报,加大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集成推广农药减量增效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加大可降解地膜推广应用。今年初,宁夏供销集团现代农业公司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坚持创新驱动,以自持品牌和技术标准,以外协方式启动4个单品、2000吨配方肥投入生产。目前,生产销售各类配方肥800余吨。

是抓融资。积极与交通银行、宁夏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强合作,建立资金保障体系。及时了解掌握农资企业融资需求,通过信用合作、担保等方式,帮助10家化肥储备企业筹措资金7640万元解决了化肥承储企业融资难问题,保证资金用到实处、用到紧处、用到需处,全力保障全区春耕备耕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是抓质量。以保供、稳价、优质、减量、节本、增效为目标,推进农业绿色生产,持续提升“供销农资、放心农资、绿色农资”的良好品牌形象。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原则,加强农资监管抽查。联合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公安等部门做好农资打假工作,开展农资市场秩序整顿建立农资产品质量追溯系统,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资商品行为,切实维护农民根本利益。督促各级供销合作社、各农资经营主体严把进货、储存、销售“三关”,做好农资商品进、销、存的台帐管理,杜绝假冒伪劣农资商品通过供销合作社系统流入市场。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农药管理条例》、《种子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识假辨假科学知识,提高群众质量安全意识维权意识。

十是保价格稳定。指导系统农资企业和承储公司带头稳定农资价格,将储备肥以微利、保本投放市场,稳价控市,保护农民利益。同时,通过集中采购、直供直销等方式降低成本。今年以来,宁夏地区尿素、复合肥和磷酸二铵的零售价格分别控制在2820-2900元/吨、4050-4200元/吨和3960-4050元/吨,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各农资销售企业将化肥利润控制在50元/吨左右让利于农户。积极协助农资储备经营企业申请化肥储备补贴,调动经销企业积极性和主动性,保障了春耕期间主要农资品种价格稳定、市场供应平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