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治区供销社推进“千县千社”示范基层社提档升级
“千县千社质量提升行动”开展以来,自治区供销社高度重视,将示范基层社建设纳入全区供销系统综合改革重点工作,紧盯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在网点、经营、管理上持续发力,推动示范基层社建设提档升级。
一是抓网点、强基础。宁夏供销社坚持规划引领,构建“区社统筹、市县主抓、基层落地”三级联动工作机制,稳步推进网点建设。分别在永宁、平罗等12个县区各选取1家服务功能全、社会形象好、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基层社分批次推进示范社建设,目前已建成示范基层社5家。深入开展争任务、争资源、争项目、争政策“四争”活动,12个创建县(区)共争取发展事项64项。金凤区掌镇供销社在“四争”活动中盘活闲置冷库,年新增农副产品流通量2000吨;平罗县高庄供销社借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项目建成集化肥储备、农资商店、生活超市于一体的新型基层社,高效保障全县10%以上农资需求。加大合作发展基金倾斜,以80万元区本级合作基金撬动889万元市县社自筹资金,集中改造了一批化肥库房、供销超市、庄稼医院,示范基层社服务基础得到有效夯实。
二是抓经营,强服务。宁夏供销社将示范社建设与数字供销、“百供通”、社有企业改革等工作一体推进、同频共振,全力提升服务能力。将12家示范基层社接入“数字供销”平台,指导各示范社因地制宜发展数字经济。中宁县舟塔供销社依托智能化农业监测设备将数字化“种”进枸杞地,年智能监测耕地12000亩左右,借助配方施肥施药,实现农药年亩均减量10%左右。贺兰县习岗供销社依托“数字供销”平台资源,提供市场供需、价格走势、政策解读等信息,在农户与市场之间架起数字“金桥”。联合商务厅印发推进“百供通”经营网点建设通知,各示范社借此集成金融、体彩等增值业务,叠加培训、旅游等多元业态,服务功能持续完善。西吉县龙王坝供销社集成旅游、培训、农产品销售、采摘、餐饮、中医养生6种业态,成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示范基地、央视乡村振兴观察点、全国农耕实践营地。发挥社有企业实体支撑作用,将农资供应、农产品流通等与基层社业务拓展有机衔接,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泾源县泾河源供销社与宁夏供销农资集团上下联动,打造县级化肥储存配送基地,协同发展农药种子化肥储备及集采集配。
三是抓管理、强规范。宁夏供销社将示范社规范高效运营作为保障稳定发展的基础,着力提高管理质量。完善治理结构,健全“三会”制度,平罗县高庄、中宁县舟塔、彭阳县草庙等示范社先后召开社员代表大会,配齐配强基层社主任,有效吸纳村集体、种养殖大户、加工销售企业负责人为供销社社员,增强利益联结。坚持区市县联动,指导各示范社规范财务、统计工作,完善日常经营管理台账,纳入供销合作社统计直报、财务直报系统,按月编制《宁夏供销合作社系统经济运行动态》,定期监测调度,精准指导发展。建立健全农资农药、统防统治、劳务用工、田间学校、庄稼医院等管理制度近10项,进一步规范了示范社运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