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供销为乡村振兴赋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当前,加快农业数字化转型、重构产业价值链,正在成为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向。
作为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供销合作社正在积极探索以数字化助力社有企业转型升级。然而,由于数字化建设刚刚起步,其发展依然任重道远。在近日举办的“数字供销,助力社有企业转型升级”高端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围绕着数字供销的创新发展模式、场景应用等进行深度研讨,为供销合作社私有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可操作性的建设思路和框架。
抢抓数字化新机遇
随着中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乡村振兴成为当前中国农村发展的重点工作。与此同时,数字技术也迎来了加速发展应用的机遇期。如何让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振兴成为新课题。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在农村数字基础设施、智慧农业、乡村公共服务及社会治理的数字化智能化、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农村电子商务等数字经济领域全面发力,旨在通过城乡一体化数字经济大循环畅通城乡经济循环,以数字化转型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副总工程师、研究员韩福军认为,当前农业数字经济是洼地、短板,加快整体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是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对传统农业行业的数字化改造可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不过,中国的智慧农业刚刚起步。《2020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为23.8%,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智慧农业的成熟和蓬勃发展还需要20年—25年,推进智慧农业的前景非常广阔。”韩福军说。
目前,供销合作社正在积极探索以数字化助力社有企业转型升级。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管理干部学院党委书记曾峰在会上表示,发展数字供销是供销合作社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传统产业发展的模式也在不断变革。在农业农村领域,农业社有产业的数字化发展,农村商贸流通体系的数字化改造,为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改造提升供销合作社传统产业增添了动能和活力,展现出了广阔前景和巨大潜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青也表示,数字化建设对构建新发展格局非常重要,推动数字供销将有力助力乡村振兴,进一步发挥供销合作社系统的网络优势、组织优势,推动农村居民实现共同富裕。
加快探索数字供销之路
进入“十四五”时期,数字供销发展的当务之急是明确社有企业向哪里转、怎么转,以及如何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
去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对数字乡村发展战略进行了总体部署。曾峰表示,总社党组高度重视数字供销工作,全国供销合作社“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数字供销。近年来,各级供销合作社围绕数字供销进行了大量有益探索,社有企业在农批市场数字化升级、供销电商、智慧冷链等建设方面进行探索创新。
今年2月9日,宁夏回族自治区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数字供销建设示范区。宁夏供销合作社理事会副主任刘正虎在会上介绍了宁夏的数字供销取得了初步成果:2019年以来,宁夏区系统创新提出并实施现代、开放、市场、数字、活力“五个供销”转型发展新思路,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拓展,起到了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引领作用。仅2020年,全区系统依托总社扶贫832平台和供销e家助力宁夏消费扶贫,线上销售地方特色农产品金额就达7512万元。
曾峰表示,除了宁夏,浙江也在积极推动数字农合联的建设,还有很多供销合作社通过引入电子商务、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传统农村商贸流通体系信息化改造,在繁荣农村消费市场、支撑国内大循环上进行了大量的尝试。这些都为发展数字供销提供了支撑,积累了经验。
发展数字供销要与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日用品、农资、棉花、农产品等传统商贸产业与数字技术有机结合,推动冷链物流、合作金融、电子商务与数字技术有机结合,推动土地托管、农村综合服务社等与数字技术有机结合,推动社有企业、行业协会、基层社等组织与数字技术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还要借助各类平台积累的数据建立供销社数据库,通过数据积累、挖掘、共享等形成0供销特色的数字产业。
插上“数字翅膀”
供销合作社的数字化建设刚刚起步,各地供销合作社的思想认识还不一致,发展条件不尽相同,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也不少,亟须进一步探讨数字供销的发展模式。
为众多企业提供数字化平台和智能化应用服务的浪潮集团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有着20年的实践经验。浪潮集团公司执行总裁王兴山在会上分享了新阶段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五大方向:一是数字化转型要靠“数字技术+管理创新”双轮驱动;二是数字化转型应坚持问题导向,进行有价值的转型;三是集团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应坚持共享服务先行;四是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的情况下更需要预测和智能决策;五是大型企业数字化转型应由“选应用”走向“选平台”。
王兴山说,在推动数字供销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将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叠加融合,加速供销全产业链数字化的转型升级。
在中国供销集团副总经理刘国生看来,对社有企业来说,一定要未雨绸缪。数字化转型的过程是长期的,必须做好顶层设计,统一规划,资源共享,稳步、有序地推进数字化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需要定期对规划蓝图进行审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要全力推进信息化工作,包括日常管理信息化和经营活动信息化。
浪潮智慧粮食方案总监、智慧企业研究院资深专家裴广恩建议:一方面,在建设数字供销的过程中要打造数字化“底座”,推动供销合作社从“田间”到“餐桌”、从线上到线下全面转型升级。建设数字化“底座”是建设数字供销的基础条件,借助物联网相关技术,打造上下贯通、横向贯通、网络贯通、数据贯通的供销物联网;另一方面,要打造新一代大型企业数字化平台,支撑数字化应用创新。
数字供销大有可为,未来可期。